首页 > 财政研究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 为推进“四个转变”在海东具体化、实践化 提供财力保障的几点思考
来源:    时间:2017年05月10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 为推进“四个转变”在海东具体化、实践化 提供财力保障的几点思考

海东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贺建军

20174

 

根据市委办《关于开展贯彻落实“四个转变”大调研大学习大落实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及局党组关于在局机关县处级干部当中广泛开展大调研、大学习、大落实活动的具体安排,在参加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以及深入各县(区)财政局、市直相关单位走访、摸底的基础上,撰写了以《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为推进“四个转变”在海东具体化、实践化提供财力保障的几点思考》为题的调研报告。现予呈报,请参阅。

“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海东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狠抓工作落实,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跟进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夯实财源基础、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支持搭建融资信用平台、支持推进“三农”发展、强化和完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机制等有效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十二五”以来全市财源建设现状

“十二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全市各级财税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抓好财源建设,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促进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有力地保障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一)经济总量。2016年,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2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9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11.98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55.8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998.5元,比上年增长9.27%

(二)财力状况。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与“十二五”初比较,近五年的财力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全市总财力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的109.1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4.89亿元,年均增加23.15亿元,年均递增21.2%。但提高的数字并不能掩盖高度依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收入的窘境。二是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大幅增加。2011年的100.9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3.92亿元,年均增加16.59亿元,成为全市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自有可支配财力的75%,为保障县级基本能力和平衡区域间发展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自有可支配财力逐年增长。2011年的42.8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2.08亿元,年均增加7.85亿元,年均递增18.3%。用于人员和机构运转的资金占自有可支配财力总量的63%;用于民生配套的资金占自有可支配财力总量的12%。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等前提下,财政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及集中资金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有所增强。

(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1年的7.3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7.99亿元,年均增加2.13亿元,年均递增29%。然而,仅从2016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占比看,就达到了56.8%,上解中央和省级税收收入13.68亿元,反映出我市税收收入中中央和省级收入占比较大,地方收入占比小。因此,今后在继续做强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应更加注重发展对地方收入贡献较大的产业。

1.收入质量。全市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呈“一降一升”态势。至2016年税收收入13.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由“十二五”初2011年的80.1%下降到“十三五”初2016年的72.5%,下降7.6个百分点;非税收入4.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由“十二五”初2011年的19.9%上升到“十三五”初2016年的27.5%,上升7.6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占比为72.527.5,反映出我市财政收入质量有所下降。

2.分税种情况。2016年,占全市税收收入主体地位的五大税种(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合计收入达10.48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0.3%;土地增值税、资源税等其他税种收入合计2.57亿元,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9.7%

3.分部门征收情况。2016年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2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2.7%;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0.7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59.8%;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4.9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27.5%

总体分析,“十二五”以来全市财源建设呈现以下特征。规模上,财政收入总量不断扩大,在全省占比虽有所提高,但规模仍然偏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收支总量和人均收支水平排名处于全省中下位置。速度上,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增速逐年下降,呈前高后低的态势。质量上,非税收入占比较高,财政收入结构失衡;工业经济“短腿”,近年来工业提供的税收基本没有增加;第三产业正在培育成长,提供税收有限;项目投资仍然是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纳税企业集中在建筑、房地产、电力等行业,对财政收入贡献大,但企业数量少,后续增长乏力。

 二、当前海东市财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我市在培育财源、夯实财源基础方面做了一些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家税费改革和减免税政策的出台等新形势、新要求,我市财源建设总体仍显滞后,现有财源项目质量和效益较低,后续财源乏力,难以满足“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这一问题依旧突出。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市财源建设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思考、解决。

(一)财政收入总量偏小,经济总量偏低。2016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99亿元,占全省收入的7.5%,人均财政收入仅为123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786元;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2.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4%,人均生产总值2.89万元,比全省低1.46万元,说明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

(二)地方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税收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支撑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一次性税收和非税收入,全市建安营业税及附征、一次性耕地占用税和公租房出售收入成为主体税收,全市非税收入所占比例偏高。导致全市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税源不稳定,2016年,我市投资拉动,建筑业、房地产业为主体的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征等税收收入11.0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4.4%。在非税收入中,仅2016年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一次性收入达1.82亿元,占非税收入总额的36.76%

(三)“营改增”政策的出台,加大了组织收入的难度。从我市实施“营改增”政策执行情况来看,2015年财政收入中仅营业税及附加收入为8.59亿元,占财政收入的48.4%。“营改增后将原来的营业税100%缴入市级国库的收入改为增值税25%缴入市级国库,企业固定资产等投入将在税前进行“销项和进项”抵扣,因此企业缴纳税金的税基将大幅度减少,2016年财政收入中营业税收入为4.99亿元,占财政收入的27.7%,营业税收入较上年减收3.6亿元,后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组织收入工作将愈发艰难

(四)经济下行影响依然存在,重点企业减收明显。2016年,全市监控的41 户重点税源企业入库地方税收2.3亿元,同比减收0.93亿元,下降29%,占全部地方税收的比重为17%。其中32 户重点税源企业同比减收,减收面达78%,合计减收1.2亿元。重点税源企业增收乏力,税收贡献度持续下降,大幅拉低了全市地税收入的整体增幅,制约了税收总量的增长。

(五)财政收入缺乏稳定性,增长后劲不足。一是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工业产业结构单一。部分县(区)税收收入中高耗能企业贡献率较大,随着国家对高耗能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高耗能产业发展前景堪忧,目前以碳化硅、铁合金和铝业为代表的高耗能工业产品,近年来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企业产销有难度,影响税款实现。现有企业受限于经济发展趋势,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当中,新的税收来源也难以上规模。二是新增税源有产值无税收收入。如民和县的西部水电铝业和平安区高精铝业等企业,除了形成很少部分的企业所得税外,增值税实行抵扣政策,实际应征税款为零,对税收的贡献是零,近年来仍然很难实现税款。三是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相应减少财政收入。国家税制改革和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成为县()级财力减少的因素之一。2016年,全市共减免税收4.02亿元,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将有力地支持企业的发展,但会直接减少税收收入的形成,造成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不一致。

三、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路径的意见建议

加强海东市财源建设,关键是要创新理念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充分发挥财政经济导向作用,敢担当、勇作为。以习近平总书记“310”重要讲话和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引,紧扣贯彻落实新一届省委领导集体治青理政“四个转变”总体思路。围绕我市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等4个国字号试点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聚集聚合扶持财源建设的资源和力量创新丰富扶持财源建设的手段和路径,大力培植骨干财源,支持二、三产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我市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一)加强组织收入,确保财力稳定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的关系,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跟踪监测,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收入稳定增长两手抓、两促进,不断发展壮大财力。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坚持依法治税,不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强化对重点税种、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进一步严格清理和规范执行税收优惠政策,规范税收秩序,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和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健全完善征管制度,强化征管手段,防治和杜绝税收跑冒滴漏。继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框架和制度体系,认真贯彻实施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全面实施政府非税收入国库集中收缴,逐步实现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二)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稳固基础税源。紧扣基地、产品、流通三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健全流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做强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稳固基础财源。一方面健全流通体系。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支持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绿色物流体系等流通设施建设,完善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提高农产品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通过互联网+、龙头企业等带动形成流通销售网络,推动高原夏菜、畜禽养殖、富硒产品深加工等特色农副产品外销,最大限度提升农业产业价值链。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积极推动重点产业向优势主产区聚集,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集约式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扩大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着力培植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化龙头企业,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办好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展交会,形成“展示交易+精深加工+仓储配送+全程冷链+品牌运作十金融服务+种植基地”的创新型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及农产品附加值。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壮大工业经济,提升支柱财源。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做强工业经济总量,增强财源发展的内生动力。以“一区六园”新格局狠抓产业发展,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吸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科技水平高的重大工业项目和企业入驻园区,提升工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将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汽车发动机和零配件、新材料、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光伏产业基地;将乐都工业园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装备制造等产业基地;将民和工业园建成轨道用交通铝材、铝箔等项目,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铝加工基地;将互助绿色工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和冬虫夏草、生物制品等加工基地;将循化民族工业园建成农畜产品加工、民族食品、轻纺等产业基地;将化隆加合工业园建成高端复合材料、铝型材加工、碳化硅、铁合金等产业基地,为夯实财源奠定坚实基础。

(四)做强第三产业,培植后续财源。围绕构建“大物流”,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通过实施青海东部物流园、临空保税物流区、闽龙物流产业园、民和史纳物流园项目,逐步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围绕构建“大旅游”,实施旅游活区战略。着力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积极构筑文化古城旅游区、工业文化景观旅游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民俗宗教旅游区、自然风景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围绕构建“大商贸”,提升商贸发展新层次。建立健全商贸流通体系,扩大农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新北山石材商贸城等项目,推动全区商贸事业提档升级。围绕“东部城市群建设”,抓好房地产业发展。扩大东部城市群、重点城镇房地产开发规模,加快新区开发,加强普通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房、商务集中区建设,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家居装潢、租赁经营,延长房地产产业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逐步实现海东市三次产业结构向更高质量的“三二一”转化,使后续财源更加稳固。

(五)改革创断驱动,拓展群体财源。围绕企业做大做强、提效增税,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壮大,真正使本土企业成长为创造财源的主力军。一方面围绕解决影响全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接地气、见实效的改革举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幅度提升服务社会和企业的质量水平。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方位提升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便利化、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推进土地、用能、排污权和企业产权、股权、租赁权等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实现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效益最大化。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另一方面围绕主导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配套协作,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加快非公经济、民营经济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建设,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市场主体增量提质。

(六)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机制,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有机融合。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构建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管、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绩效管理新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充分利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专项支出的过程监控。健全监督通报制度和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制度,督促部门建立完善符合财政资金管理原则和要求的内控制度。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强化财政违法责任追究。加强重点检查,整合监管力量,强化监管措施,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推进绩效监督,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规范有效运行。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推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使资产的采购配置、管理使用、处置交易等更趋规范化。加强会计监督,明晰会计责任,切实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增加在预算分配、资金管理、行政效能、依法理财等方面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