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政研究  
2013年全区财政工作要点
来源:    时间:2013年09月09日    

根据地委委员扩大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对全区财政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2013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紧密结合海东实际,切实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海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预期,2013年财政工作主要安排目标是: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较上年增长2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较上年初安排数增长20%以上,力争财力性补助增长10%以上、专项资金增长20%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做大财力总量,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
    
积极主动适应宏观政策发生的新变化,进一步强化财政增收措施,坚定不移做大财力总量,持之以恒地增强保障发展能力。
    1.
全力抓好自身收入组织。
继续在落实责任、挖潜增收上下功夫,在培育税源、持续增收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税源的征管力度,多方挖掘增收潜力,确保主体税种继续保持较高增幅,收入结构进一步合理。强化源头管控,高度重视专项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组织,做到应收尽收,确保财政预算收入目标实现。同时,切实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经营性收入的征收管理,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
    2.
全力做好政策研究工作。
积极主动跟进国家和省上出台的相关重大政策,及时了解上级财政最新工作动态,切实把握国家和省上在财政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财税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重点关注在加快城镇化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新政策、新举措,认真研究政策,进一步加强汇报衔接,力争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力争使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有新的突破,确保全区财力稳定增长,多渠道做大财力总量。
    3.
支持推动融资平台建设。
积极发挥财政政策、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充分利用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能力,促进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围绕工业园区、东部城市群建设和民生工程等重点,坚持不懈地支持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支持城市投资建设开发公司的建立和有效运作。继续通过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和地、县财政预算支持机制扩充政府性融资平台资本金,进一步增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
    
二、创新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经济运行趋势,用好用活财税政策,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结构优化,推动协调发展等方面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
    4.
着力加强项目工作。
围绕海东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和“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进一步加强财政政策的研究和利用,加大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上下衔接沟通力度,建立争取项目激励奖补机制,在全区上下努力营造做好项目、争跑项目的良好氛围,以扎实的工作、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赢得国家和省上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
    5.
切实落实好支持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
认真落实保障房建设、节能产品消费补贴、住房货币化改革等鼓励消费政策;稳步推进民生工程货币化改革,以财政民生项目资金作为民生项目投入的总阀门和龙头,进一步明确民生工程的项目类别、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发放方式等,切实畅通资金拨付渠道,使政府补贴和奖补资金落实到户到人,扩大群众消费能力;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落实社会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消费需求。
    6.
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
以支持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着力支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市政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等项目,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海东城投公司扩大融资规模,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建设。
    7.
努力推进“三农”发展。
通过积极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和地、县财政预算的统筹安排,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及“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高原现代农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多元化服务主体,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8.
支持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发展。
继续加大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支持力度,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在财政扶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优先安排园区项目,推动更多的财政资源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完善促进园区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体系,切实落实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的政策服务。认真贯彻省上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六十条政策,结合海东实际,深入研究,科学安排,积极申报项目,切实把政策机制落到实处,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动力。
    
三、坚定不移支持民生建设,进一步促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继续把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我区民生水平和层次得到新的更大的提升。
    9.
支持落实好就业优先战略。
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实施创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重点支持尚未就业的高校和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培训工程,帮助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统筹支持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10.
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扩大城乡养老、工伤、生育等保障覆盖面,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奖补机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养老等民生社会事业。
    11.
支持教育优先发展。
多渠道筹措教育发展资金,确保通过融资筹集的教育资金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机制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支持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建设。
    12.
支持推进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提高城乡医疗筹资及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设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全科医生等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落实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和奖励扶助等各项补助,促进计划生育相关政策落实。
    13.
支持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积极配合做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支持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农村奖励性住房和城镇保障性住房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
    14.
支持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围绕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高新技术融合发展。
    15.
支持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
全面落实财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加大能力建设投入,支持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水平。落实维稳经费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处突能力,统筹支持食品药品、公共安全等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增强财政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动财政管理水平上台阶的重要举措,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管理机制。
    16.
继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化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扩大社保基金预算编报范围;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综合预算编制水平;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加大财政投资评审、绩效管理、财政监督检查结果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有效运用。
    17.
巩固提高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果。
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优化支付流程,扩大集中支付覆盖范围和直接支付比例,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着力运用好财政应用支撑“大平台”,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建立以信息网络为支撑、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网络系统;推行预算单位账务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继续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落实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切实加强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规范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18.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
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审核管理,推进政府采购管理与预算编制、资金支付、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采购执行效率;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动态监控体系,加大对政府采购信息发布、计划执行、方式变更、履约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政府采购执行全过程的规范运行。
    
五、切实加强财政管理,进一步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坚持依法理财,夯实管理基础,强化财政监督,以提高财政绩效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19.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进一步创新机制,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切实加快支出进度,提高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继续加大预拨、垫付资金力度,加快资金拨付,确保重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严格财政资金拨付内部审批程序,强化财政专户资金管理,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努力缓解收支矛盾,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0.
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进一步强化地对县和地直部门的财政管理综合绩效考评,加强对重点项目、民生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将预算安排与资金使用效益充分挂钩,将绩效考核结果落实到通报、兑现奖补和责任追究上,切实把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依据。

21.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围绕重大财政政策实施,特别是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实,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决策部署和财税政策及时执行到位;围绕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投入,特别是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开展重点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行;围绕审计报告反映的重大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围绕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日常监督,逐步建立预算监督信息共享和情况反馈机制。